国务院| 省政府 登录| 注册 繁体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3年第15期)

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3年第15期)

发布时间:2023-10-10 16:22 来源:省营商办

鹤峰县:探索“新官理旧账”机制 打造最具公信力政府      

为全面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鹤峰县坚持以“群众利益至上、企业发展至上”的理念,创新建立“新官理旧账”机制,彻底清除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绊脚石”,根除妨碍市场主体发展“拦路虎”,切实为群众排忧、为企业解难。查旧账,“理”出明白账。围绕政府部门承诺不兑现、合同不执行、欠款不支付3类突出问题,通过自查梳理、线索征集、投诉举报、干部下访、巡察审计等方式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级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全县共排查出3个乡镇政府5起说话不算数、12个部门12份合同不履行、5个乡镇2个政府部门共拖欠62家企业69笔账款4742.8709万元不支付等历史遗留问题20余个。盯乱象,“改”出新形象。针对政府部门在行政过程中过度承诺、违规承诺不能兑现;国家政策调整、客观条件无法兑现;财政困难一时难以兑现;领导更换、前后任衔接不流畅影响兑现4种情形,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分别进行依法依规答复、及时回应诉求、约定兑现期限、限时完成整改,并明确整改时限。目前,该县依法依规答复问题15个,研究政策妥善解决问题5个;偿还拖欠账款37笔941.4012万元、签订还款协议32笔3801.4697万元。下力度,“立”出好制度。建立了5项机制管长远。合同入库制,由县司法局提前进行合规审查,统一编号后归口由县财政局统一建库管理;定期公开制,县财政局对合同执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定期进行公开;年度承诺制,签约方单位对合同约定事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年度承诺,保证合同依约履行;履职报告制,签约方单位将合同落实情况,纳入年度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触线追究制,县纪委监委对部门合同执行情况纳入监督内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洪山区:用好“三个一体”实现证照变更一次办

洪山区行政审批局在医疗企业、食品企业、药品企业等6大行业领域推出14个事项可“证照变更一次办”(即营业执照与行业许可证同步变更),企业办理证照变更跑动次数压减至最多跑一次,平均申请材料精简约40%,办理时限压减约60%。一体谋划,突出“联动协同”。建立数据共享和信息联通机制,对纳入试点改革的行业,编制条理清晰、规范易懂的申请表单,让“证照变更一次办”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归集,突出“好办快办”。针对市场主体的个性需求,通过流程再造,整合事项要素,依托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进一步减材料减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改革后,企业仅需1个工作日即可办理完毕,证照变更效率大幅提高。一体发挥,突出“无感知办”。对“不改变现场生产经营许可条件,仅涉及主体资格登记信息(名称、法定代表人)”的证照变更,许可部门通过数据对比,精准筛选变更登记信息,匹配相关联的许可证照,征得企业同意后可“免申即享”,同步变更相关许可证信息。对“市场主体实际经营条件发生变化,需进行现场核查”的证照变更,开通短信服务,精准推送办事讯息,企业可第一时间获取办事指南和渠道,有效解决“企业找不到政策”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完成“证照变更一次办”36件次,发送变更事项办事指引短信338条。

石首市:建立“四项机制”推行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

为加大政务失信行为整治力度,石首市通过建立“四项机制”,积极推行政务诚信诉讼协调落实落地,促进政府诚信水平全面提升。定期督办机制。法院、政法委、信用办等部门每月结合诉讼案件和履行情况,定期落实推送信息、记录征信、通报情况等,加强案件督办协调。联合奖惩机制。将案件履行情况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直接挂钩,各部门加强联动协调,推动相关单位落实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加强源头风险防控。信用评价机制。将政务失信情况纳入全市政务诚信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相关部门每年定期开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通报,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应诉、履行法定职责。信用修复机制。引导政务失信被执行人采取措施,主动履行,凭法院出具的结案文书积极自行申请信用修复,及时完成修复流程,解除联合惩戒措施。

钟祥市:做实“招落服”机制 助力项目建设大提速

钟祥市将“招落服”机制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建设大提速的重要“引擎”,着力推动项目招引、落地、服务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今年4月以来,该市新开工项目12个,移交具备投产条件项目23个。在“招”字上换思路。聚力开展“筑巢引凤”大行动,成立由市项目服务办、市重点办牵头的钟祥“招落服”工作专班,创新“莫愁管家”“莫愁会客厅”服务新模式,变“等客上门、就汤下面”为“筑巢引凤、开门迎宾”,为项目业主提供从洽谈到竣工投产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在“落”字上找门路。聚焦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创新推行“先建后验”审批模式和“六证同发”,着力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一般工业项目审批环节压缩至10个,审批时限减至7个工作日以内。该市在鄂中5万吨磷酸铁项目服务过程中,将项目前期审批时间实行极限压减,仅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项目前期手续。在“服”字上寻出路。量身打造“一企一册”,按照每个企业的不同需求,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以“两员一秘”(项目联络员、项目主办员、项目秘书)为桥梁,实行挂图作战、挂牌服务,24小时为项目业主提供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招落服”平台功能,将项目从移交到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录入平台,实行全方位在线监管,全过程“预警”管理。

孝南区:公共资源交易“100服务”减少企业资金占押

孝南区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通过招投标“100服务”(即业务“一网办”、投标“零跑腿”、交易“零成本”),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全流程电子化,业务“一网办”。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对市政房建、交通、水利和政府采购等所有进场交易项目,从进场受理、时间场地预约、招标文件下载到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线上发放、电子合同在线签订等所有流程和环节全部线上完成。交易各方主体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各项业务办理,代理机构只需在线提交交易流程,投标人在线提交电子投标文件,评标专家全程线上评标,做到“一网通办、不来即享”。2022年至今,为投标人节约了标书制作费、打印装订费超过180万元。“不见面”开标,投标“零跑腿”。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新模式,投标人在网上即可完成投标文件上传与加解密、身份核验、在线提出异议、实时观看开标过程、查看开标结果等环节。与传统开标模式相比,“不见面”开标打破了地域、时间限制,投标人无需到达开标现场参加开标会议,只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便可随时随地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真正实现了“投标不跑路、交易不见面”。免收“两金一费”,交易“零成本”。创建无涉企保证金县市区,取消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信息服务费。2022年至今,该区为1861家企业免收投标保证金5.56亿元、履约保证金9.99亿元和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服务费303.93万元,有效解决投标企业资金压力,极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

黄梅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助力“一次办好”

黄梅县通过推行“清单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服务,打造“极简审批”黄梅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容缺受理部门由原来的13个扩展到38个,事项由41个扩展到456个。操作“先规范,后管理”。印发《黄梅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梳理公布一批涉及社保、医保、养老保险、项目建设审批等456项“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可容缺材料1496件,对可容缺受理事项逐个明确主、次要申请材料,形成明确的容缺受理操作手册和事项清单,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办事“先上车,后补票”。申请人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时,次要条件有欠缺但预期可在时限内达成的,申请人作出相应书面承诺,审批部门可先受理审核,颁发相应的批文和证照。 审批“先服务,后惩戒”。符合“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条件的事项,申请人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申请,审批部门按照流程先行受理,再在时限内进行查证核实,未完成申请条件的,审批部门将进行惩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