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省政府 登录| 注册 繁体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阳新县以产聚人以城留人 推动县城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促进就地城镇化

阳新县以产聚人以城留人 推动县城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促进就地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4-03-25 08:45 来源:县域经济处

近年来,阳新县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试点机遇,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推动县城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信息显示,2020年底,阳新县常住人口 90.2万,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约7.5万人;户籍人口111.9万人,增加10万人,实现了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增长”,是全省近十年实现人口净增长的县市之一。

一、围绕引人聚人,夯实“引得进”的基础。阳新县立足农业大县、务工大县的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聚人行动”,吸引外地返乡人员、农业转移人口、外来人口等到县城安家落户。一是推动返乡就业创业。深入实施“资智回阳”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打造返乡创业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返乡,2020年以来共扶持2477名返乡主体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8万人次,相继荣获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技能强县示范县称号。二是支持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聚焦大学生和中职学生重点群体,打造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阳新情家乡行”寒暑期家乡发展观摩、“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吸引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近三年,大学生和中职学生4407人回乡就业,113人创业。三是开展招才引智。建立健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育、引进、激励机制,近三年共引进高学历人才107人,定向招聘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过硬、医德医风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42人。持续实施“富川英才”计划,累计评选“富川英才”三批次82人,每年兑现奖补500余万元。

二、聚力壮大产业,构建“留得下”的条件。坚持以产引人、以产留人,大力打造特色工业产业链,发展商贸服务业,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产业聚集与人口集中的双向奔赴和良性循环。一是促进产业和城区一体化发展。把园区建在城边,四个园区离城区距离均在半小时以内。优化交通线路,实现工业园区公交专线直达,依托四个园区建设农民返乡创业产业园、鄂东南电商产业园、中部鞋都产业城等产业平台,吸引大量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机会多、上班不奔波”。二是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聚链成群,构建产业集群,形成新材料、生命健康、品牌鞋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对劳动力的集聚能力。其中,新材料与生命健康产业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功创建“阳新鞋匠”劳务品牌,充分发挥鞋服企业优势吸引4.3万人返乡就业,辐射带动就业8万余人,获评“中部鞋都”、湖北省特色小镇等称号。三是丰富商贸业态。以商气聚人气,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成星级酒店、规模商超、商业综合体15家。大力发展节会经济,举办茶艺节、虾稻节、丰收节、屯鸟汤节等特色节会,开展“星空夜市惠购富川”仲夏消费季活动,积极培育夜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激活消费活力。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433家,从业人数达到2443人。

三、全面完善服务,创造“过得好”的环境。构建高质量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让进城人员“安居乐业”。一是扩大住房供给。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成交付公共租赁住房3158套,筹集保障公共服务人员住房304套,有效解决“住房难”问题。大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举办房交会,2018年以来年均商品房销售稳定在6000套左右;仅“2023国庆”期间销售商品房551套,同比增长18倍。二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总投资13亿元的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型教育城交付使用,县城内现有幼儿园6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6所、高中6所、职业教育3所,共有学位8.7万余个,县域内农村子女八成进县城上高中。不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教联体建设,已有1个教联体获批省级教联体试点名单。三是扩大医疗资源供给。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组建3个紧密型医共体,城东片区卫生城相继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形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县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3家、床位数3819张,县内就诊率达91.57%,实现“小病不出县”。四是扩大社会服务供给。完善养老服务网络,近三年新改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31个,完成特困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465户,养老床位总数达到3210张,积极探索“救助+服务”模式的集中照护托养工作,较好解决了低保家庭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护难题,在民政部电视电话会议上阳新县作经验交流发言。截至2023年底,阳新县城常住人口超过3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85%,十年提升20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