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省政府 登录| 注册 繁体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新闻发布会解读:《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20-05-06 12:59 来源:湖北省发改委
5月6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9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有关政策。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9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有关政策。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潘幼成先生;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方军先生;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邹清平先生;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万丽华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5月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28例,其中武汉市50333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5月5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3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6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5月5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累计治愈出院63616例。

2020年5月5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33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33例。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请潘幼成先生介绍解读《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潘幼成: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向大家介绍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总体情况。

历年来,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当前,我省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稳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千方百计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优服务、优管理、优环境,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非常时期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省出台了《意见》,总体考虑是紧抓项目谋划、前期推进、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组织实施等关键环节,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全链条服务。《意见》包括六个部分。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重大项目。主要围绕项目"怎么谋",从源头提高重大工程项目质量。一方面围绕政府专项债券11个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8个领域66个专项,中央特别国债4个领域29个专项,争取更多中央政策、资金、项目落地湖北。另一方面也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大力谋划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项目、疫情催生的新经济项目,全力策划一批当前和"十四五"标志性的重大工程项目。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做好前期工作。主要针对项目准备达不到"可准入、可落地、可申报、可持续"的问题,将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具体化,围绕项目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开工准备四个阶段规律,提出了各类项目各阶段做好前期工作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要求各地通过精细化管理,尽快提高成熟度,解决好当前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滞后,难以按计划落地开工建设的问题。

三是实行挂图作战精准推动项目建设。主要是聚焦项目建设"怎么抓",提出了各地各部门要聚焦政府投资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督办推动开展四项专项行动,明确各地各部门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制定项目三项清单,摸清项目底数,分级精准调度,加强考核督办,压实责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和问题,倒排工期,量化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主要是围绕要素保障难题,坚持项目导向,建立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资金等要素制约,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能耗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等行之有效的要素保障方式,坚决破除"宽打宽算"的粗放发展思维,树立强烈的集约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环境和稳定预期。

五是千方百计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主要是落实《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鄂政发[2020]6号)文件精神,充分创新招商方式,举办最美逆行湖北专题招商推介,鼓励湖北校友、武汉校友、楚商企业开展回荆楚行动等,调动各种资源,全力以赴抓好做大投资增量工作。

六是坚持高位推动优化投资环境。主要是加强组织保障,提高审批效率,优化信用环境,增强社会信心,引导投资预期。坚持投资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推动各地按照属地原则,分级分层切实把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抓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防控为先、统筹为要、科学精准、稳妥善后"原则,推进《意见》落实落地。一是召开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会,通过互看、互比、互学、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全省上下齐抓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抢抓党中央对我省的一揽子专项支持政策"窗口期",高频次、高密度地与各部委加强汇报对接,全力争取更多国家政策、资金、项目落地我省。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清单化督促各地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应开尽开,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四是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谋划一批打基础、强功能、立长远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改革事项。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新社记者:请介绍一下《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的背景和相关考虑?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潘幼成:

今年极为特殊,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非常之时,要以非常之举、取得非常之效。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就是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投资和项目建设看得更重、抓得更实。出台《意见》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是应对疫情造成巨大影响的需要。我省是"决胜之地","暂停"时间最长,疫情对我省造成重大冲击、重大损失、重大困难。一季度,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投资。目前,国内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而国际需求又随着疫情蔓延持续下降,供给端也存在着断裂风险。为稳住经济基本盘,需要从供给、需求两端同时发力,而投资恰恰兼具需求和供给属性。所以,要有效克服疫情影响,必须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第二个是抢抓疫后重振重大政策窗口期机遇的需要。当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党中央对我省的一揽子专项支持政策。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明确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对我省给予支持。要抓住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机遇,用好用足一揽子政策,一项项主动对接,抓好落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国家正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窗口期,积极抓机遇,善于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第三个是抓好关键环节支持支撑"六稳""六保"的需要。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关键支撑在投资和项目。我们已经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启键",还要按下有效投资的"快进键",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抓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我们更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在困境中下好投资和项目建设"先手棋",通过重点突破稳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湖北省将如何抓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方军:

传统制造业是我省重要的现实生产力,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转换发展动能的重要载体。如何抓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工程。湖北省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一是实施数字化改造行动。全面普及实施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研发系统的数字化应用与改造,开展"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示范,打造行业企业示范标杆。二是实施网络化改造工程。加快构筑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数据链接,提升制造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支持企业内部网络化管理、外部网络化经营新型升级改造,构筑网络化的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鼓励企业建设示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第二、发挥有效投资对工业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投资是稳增长、快转型的"定海神针"。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总量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量。一是引导投资。聚焦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围绕"芯屏端网"先进制造业集群、"点线心站台"信息网络"新基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及应急产业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建设的重大项目。二是抓实投资。坚持"一优两落",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在建项目早达产、早见效。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组织好项目申报,加强国家、省各级专项项目及重大项目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倒逼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和产业基础领域"补短板",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四是服务投资。以百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为重点、以十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为支撑、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为拓展,建立重点项目需求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领导包保服务机制,对清单内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包保帮扶,服务项目早复工、早达产、早见效。

第三、搭建产融对接合作平台。积极探索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银企合作新途径、新方法,降低双方信息不对称,扎实开展银企精准对接。围绕优势产业链和骨干企业组建若干子基金,积极对接、争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参股;组织筛选优质直投项目,争取基金融资,大力开拓多元化融资新渠道,积极协调省高投、长投等投资平台,以基金、股权、债权等方式,分行业、分类别组织相应的产融对接活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拓宽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请问,省自然资源厅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邹清平:

疫情发生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多措并举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一是争取国家政策和创新省级政策。从要素资源保障、项目规划选址、降低企业入门门槛、简化审批服务等方面,在疫情期间出台10条具体政策措施,确保在疫情期间个人应急用地的落地,现在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25条")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省政府印发后,省自然资源厅将专题解读。

二是保障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对2020年度省级重点项目所需计划指标,由省级统筹保底;对其他重点项目统筹使用好新增计划、增减挂钩和增存挂钩指标,解决项目落地问题。1-4月,国家批准鄂州机场、当远铁路等29个重大项目,共计6.25万亩用地;省级批准410个批次(项目)、用地5.35万亩,合计批准建设用地11.6万亩,同比增长71.6%。疫情期间,我们已经办理火神山医院、仙桃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等33个防疫项目先行用地手续,共计3187万亩。

三是实施"土保姆"服务行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从省厅到各市、县,由厅长局长带队,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确保当前项目能够落地,确保争取到的国家政策和省里的创新政策能落地,解决当前项目落地的难题,我们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的"保姆式"服务确保全省重大项目落地。

湖北日报记者:请问目前我省是如何统筹使用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万丽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我们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近年来,我省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新建项目实行新增排放量"等量替代"或"减量替代",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须取得相关总量指标("十三五"期间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目前,我省总量指标实行分级管理,按地市(州)、县(市、区)进行区域控制。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由市(州)或县(市、区)在辖区内进行统筹管理。

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省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统筹使用主要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支持项目建设,区分项目建设轻重缓急,将压减腾退指标优先用于科技创新、关键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同时,我们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基础上,采取治污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减排形成的可替代总量指标可优先用于该企业新建项目,以实现污染物减排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长江商报记者:请介绍一下湖北省数字基建情况和相关措施?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方军:

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湖北省抢抓未来发展机遇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省数字基建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是5G网络建设提速。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25亿元,建成5G基站1.3万多个,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二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累计签约落地8个二级节点,其中6个已经建设完成。建成15个左右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长飞光纤5G+工业互联网平台纳入工信部集成创新试点示范。

三是大数据产业快速崛起。2019年全省在用数据中心超过80个,机架服务器超过6万架。光谷云村、左岭大数据产业基地、武汉临空港大数据产业园、襄阳云谷等产业载体加快建设,吸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目前,全省累计认定大数据企业超过190家,6家企业入围国家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

四是人工智能加快布局。语义识别方面,传神语联的人工智能翻译引擎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机器视觉方面,武汉天远视科技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形处理算法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国内领先。智能机器人方面,奋进电力、华中数控、库柏特等形成重点企业群。

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我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是5G工作中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运营难。二是推广融合难。三是政策争取难。

下一步,就加快发展我省数字基建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近期,我厅正在牵头制定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对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要素保障。加强5G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5G网络建设。明确基站建设在用地、用电、管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降低企业建设运营成本。

二是完善标识解析体系。继续发挥武汉顶级节点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发展工程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力度。围绕我省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建设一批行业级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进企业、进车间,发挥标识解析产品溯源、质量管理、生产协同等方面的作用,加速形成工业数据价值链。

三是推广典型示范应用。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将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作为5G应用的主战场。近期,我们正在会同省通管局组织工业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对接合作。按照"应用相对普遍、融合程度较深、产业影响较大、产业链中上游"的原则,选择省内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外网建设改造样板工程,挖掘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形成"5G+工业互联网"建设改造示范引领效应。

四是谋划推进重大项目。以新基建重大项目为抓手,建立省市两级项目库。谋划省级"点线心站台园" 项目,项目共40个,投资额1300多亿元。地市级新基建项目231个,总投资119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10个,投资额560多亿元,2020年新开工项目95个,投资额575亿元。我们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快项目进度,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

五是打造强大发展生态。前期,我们组织召开华为中国生态之行2020武汉峰会,邀请政界领导、学界权威和商界大佬共商湖北疫后重建、产业复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后疫情时代的引智、招商,推进产业创新和交流合作,推动示范应用和产业聚集,打造产业发展生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湖北之声记者:《意见》提出,要围绕医废危废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谋划重大项目,请问生态环境部门有什么措施安排推动重大项目谋划的?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万丽华:

谢谢您的提问。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抓重大项目促有效投资"的工作要求,从我省实际出发,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导向,抢抓疫后重振的政策红利窗口期,围绕提升医废危废处置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谋划。

一是加快补齐医疗危废处置能力不足。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处置不当将会对群众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疫情期间,全省特别是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一度面临艰难局面,虽经各级多方努力,实现平稳安全应对,但仍暴露出处置能力不足等短板。为了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安全,按照"新建一批、升级一批、扩容一批"的思路,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谋划了一批医废危废"补短板"项目。这些项目共计43个,预计总投资90余亿元,项目涉及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和信息化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有项目都聚焦提标提能增效,提升各市州医废危废物处置能力,完善全省医疗废物收运体系。聚焦提标提能增效,提升各市州医废危废物处置能力,完善全省医疗废物收运体系。

二是积极谋划污染防治攻坚重大项目。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冲刺之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总体改善,但部分地区、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为此,我厅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出发,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个领域,在柴油货车治理、长江清江汉江等重要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谋划了一批重大生态环保项目,这些项目计划25个,预计总投资240亿,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我厅将组织各地和项目单位进一步细化项目方案、加快项目前期、夯实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生态环境项目的支持力度,为我省经济快速恢复、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联政策: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