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经验交流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改数据 > 专题专栏 > 专栏 > 2016 > 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 经验交流
襄阳市易地搬迁安置点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来源: 襄阳市易迁办     时间: 2020-03-23 15:50:00

3月14日,襄阳市易迁办工作专班来到南漳县园家湾安置点的食用菌扶贫车间,只见工人们带着口罩,分散在各个岗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采菇、剪角、烘干、打包等工序。该扶贫车间复工以来,已生产香菇17000余斤。自疫情发生后,襄阳市各易地搬迁安置点在严格落实“三防”措施抓防控的同时,因地制宜,抢抓农时,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产业扶贫不歇脚。

一、紧绷疫情“防控弦”

市、县易迁办组织各地将疫情防控作为复工生产的基本前提。一是分类管理。开展疫情分析,有序安排安置点复工复产工作,对有疫情或高风险地区,继续采取隔离防控;对无疫情或低风险地区,组织搬迁群众分时分片开展春耕备耕和产业复工。二是严格防控。要求安置点在复工生产之前,制定复工方案,建立健康状况工作台账,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对所有进入扶贫车间、基地的务工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并对场地、设备、农具等进行消毒。三是优化措施。实行“小单元、不扎堆”的作业模式,对产业基地进行网格化划分,以人为单位实行集中调配、分片包干。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3个易迁扶贫车间复工,保康县配套建设的2005亩扶贫产业基地已累计完成复耕1780亩。

二、织密帮扶“连心绳”

按照市防控办《关于组织驻村扶贫人员返岗的通知》精神,各安置点的帮扶干部3月11日前全部到位,重点解决谋划当前突出的务工就业、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特困人群帮扶等问题。保康县结合春节前开展的“情系易迁户 温暖送万家”活动,在遍访搬迁户的基础上,因户制宜,重点帮助搬迁群众谋划发展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短线产业项目,同时户均制定一项长效稳定的产业项目或就业门路,使疫情对脱贫影响降到最低。

三、畅通物资“流通链”

为保障农业产业所需的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克服道路交通管控造成的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不便,各地充分调动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协调农资调运、采购、分配等各项工作,对搬迁群众、扶贫车间、产业基地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并送货上门,强化复工生产的后勤保障。保康县组织本地商超与农产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及搬迁群众个人的供需对接,确保物资原料运得进来,产品运得出去。南漳县紧急下拨奖补资金,帮助搬迁群众解决资金难题。

四、多方争取“招工表”

各地深入摸排搬迁群众务工人员情况,争取各类务工就业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增加收入。一是对外输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帮助务工人员“网上选岗、预约定岗”。对用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运送到岗。保康县计划今年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有5726名,目前已有3800余名确定了务工地点及岗位,将于近期集中返岗。二是就近转移。针对无外出意愿的搬迁对象劳动力,由政府出面与本地企业进行对接,鼓励优先使用搬迁群众。同时面向搬迁群众开发一批保洁、环卫、水库河堤安全管理等就业扶贫岗位。三是发展产业吸纳。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合作社的作用,大力开展以特色种养殖业为主的技能培训,利用以奖代补政策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创业就业,发展脱贫产业。

襄阳市南漳县园家湾集中安置点食用菌扶贫车间复工

襄阳市保康县过渡湾镇蓝莓基地复工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