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3年第13期)

信息来源:省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31日

十堰市:13家中院联合签署备忘录 构建破产审判协作体系

近日,我省13家中级人民法院在十堰联合签署《破产案件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共同构建破产审判协作体系,提升我省破产案件审判质效,凝聚破产合力,为湖北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注重统筹协调,着力打造透明可预期的合作环境。《备忘录》明确了一体便利、共享互通、协同增效的工作原则,总结并列明各中院应当协调辖区法院积极主动解除破产企业财产查封,或将解除查封处置权移送破产案件受理法院,进一步缓解破产审判队伍力量不足、破产程序进展缓慢、破产管理人履职不畅等问题注重提质增效,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共享环境。《备忘录》落实管理人分级管理和管理人异地执业制度进一步促进管理人行业的正向竞争,提升管理人群体的执业素质。注重优化治理,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系统梳理全面分析后开出对症良药,开启破产审判司法协作新征程,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拓破产审判新局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江岸区:推出夜间施工审批监管全流程智能服务模式

江岸区创新探索建筑工程夜间施工许可审批监管全流程智能服务模式,推进江岸政务服务进入双智时代建立机制攻坚项目,推行全流程智能服务模式。探索开发江岸区智能表单微信小程序,鼓励引导申请人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交建筑工程夜间施工许可申请、如实填写相关信息,签订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承诺书,符合条件的,系统自动审查即时准予许可实现全程网办零跑动数据赋能无界共享,构建智能审批无感办。申请人在线申请夜间施工许可后,后台通过证照数据共享调用,探索实现部分申请表单免填写和材料免提交,精简办事流程。主动作为回应关切,打造审管衔接新格局。聚焦群众关切的夜间施工场噪声扰民热点问题,督促申请人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时,同步签订夜间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承诺书,事项办结后,依托武汉市审管一体化平台将证照信息同步推送至环保、城管等监管单位,实现批和监管系统电子证照互信互认,申请人不用亮证,监管部门也能随时查证,推动电子证照便利化应用便利事中事后监管

松滋市:创新“四办”机制 推进政务服务下沉

松滋市在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体验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就近办、免证办、帮代办、满意办”的便民服务体系。延伸服务触角,持续推进“就近办”。统一办事机构,全面关停镇直单位自建办事大厅,推动镇级292个服务事项全量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推进移动办理,建立以“鄂汇办”“荆州e家”为主干,“松滋政务”公众号、小程序为辅助,多渠道并存的“掌上办”“指尖办”服务体系,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体验,分类推进“免证办”。加强部门沟通、加大业务整合、打破数据壁垒,依托“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实现部门核验免提交,目前已实行部门核验288项。加强材料清理,组织政数、司法、公安、住建、人社、税务等部门集中开会研讨,审慎考虑、全面清理,目前已直接取消证明共计428项。降低服务门槛,一体推进“帮代办”。建立“小松帮办”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和涉企服务时效性、畅通性。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6222226客服座席,配备两名客服专员,依托“松滋政务”微信公众号,开发“帮代办”小程序,畅通帮代办渠道。构建服务闭环,统筹推进“满意办”。依托12345市长热线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指挥、服务、管理、监测功能,开展“局长走进话务间”等活动,健全“家门口”诉求服务体系,2022年至今便民热线共办件51752件,综合满意率99.29%

汉川市:创新“零工驿站”服务 打造业务融合平台

汉川市依托现有的4家零工驿站、5家零工微站,打造“零工驿站+共享用工+公共就业+市域治理”新模式,让零工驿站服务内容更丰富,灵活就业更便捷,累计输送零工1.7万人次,发放劳务费270万元。“零工驿站共享用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搭建零工驿站的人力资源公司办理劳务派遣许可证、人力资源许可证,允许零工驿站从事劳务“中介”业务,延伸零工驿站业务链条。打造“企业派单、驿站跟单、零工接单”共享用工新模式,满足企业季节性、临时性、大批量用工需求,在电商、物流、食品等行业中,打造共享用工模式,实现零工在同一行业、同一岗位、不同企业之间来回流动,让零工天天有事做。“零工驿站公共就业”,促进一体化融合。“零工驿站+技能培训”为主线,将企业实习见习、创业扶持等主要业务嵌入零工驿站,促进业务深度融合。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培训场地,常年开设零工养老护理、育婴保育等培训,满足零工培训需求。聚焦大龄失业青年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灵活就业群体,与对口见习单位对接,在零工驿站设置见习岗位招聘点。“零工驿站市域治理”,探索多元化维权。结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零工驿站为平台,与市总工会爱心驿站相结合,打造“零工驿站+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新模式。在零工驿站设置人民调解办事处,推行“流动仲裁庭”,安排专人做好零工矛盾化解。主动将社区零工微站与市区零工驿站业务上贯通、管理上相通,将劳动维权等服务向社区、乡镇、行政村延伸,打通劳动风险领域治理“最后一公里”。

罗田县:多业合一共同配送打造农村物流供应链新体系

黄冈市罗田县创新多业合一共同配送模式,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物流大通道,打造出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的农村物流供应链体系。确保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通畅运行。将园区内35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打造成集自动分拣、物流配送、仓储冷链、包装制造、数据统计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县内7家快递企业成立股份公司,实现统一操作系统、统一设备、统一分拨、统一运输、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运营模式,彻底改变过去多、散、乱、差的现象。促进乡镇综合服务站规范建设。出台《罗田县农村物流镇村站点建设规范》,创新思路,用私企建设,邮政进驻的模式,实现10个乡镇多点并一站,统一招牌、统一设备、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车身标识、统一培训上岗,同时融入报刊信函、农村电商(邮政邮乐购业务)和仓储等服务功能,终结乡镇过去多家快递多个点,只收快递不送件,除了快递啥不管的散乱时代。实现村级服务点全面覆盖。采用小卖部、电商基地、村服务中心多形式兼容,因地制宜建设村级服务点。全县已重新布局农村物流村级服务点200个,实现县域全覆盖。每个乡镇建设精品示范邮路1条,每条线路不低于3个村级精品示范点。

曾都区:创优三大品牌 助力政企沟通“零障碍”

随州市曾都区创新作为,推出“码上评”“曾速办”“体验日”三大品牌,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互动”的良性政企沟通服务循环系统,聚力打造区域性营商环境标杆城区。“码上评”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立足区情,科学设计“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通过不记名投票查找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上线一个月,437人不记名投票,群众满意度95.75%,收到有效意见建议14条。“曾速办”化解问题快捷高效。建立“接诉即办”市场主体问题诉求“快速通道”,形成“收集审核-分类处理-转办督办-回访销号”工作闭环。今年以来,共接到企业问题诉求16件,化解率100%。“体验日”政企互动凝聚共识。通过组织不同主题“营商环境体验日”活动,宣传政府控成本、简流程、优服务的新举措,了解市场主体实际经营和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期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优化营商促共赢”为主题的“体验日”活动得到全区24个不同行业企业代表和“营商环境监督员”的一致好评。

鹤峰县:探索链主+茶产业供应链改革

鹤峰县以茶产业供应链为小切口,以降低成本为核心,探索推进链主茶产业供应链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培育链主强龙头带动。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23家茶产业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建立链内互助、风险互担、行业互信、多方互赢机制,一批具有社会认可度高、实力雄厚、影响面广、辐射带动力强的企业成为产业供应链龙头链主建好链队强产业集群。建立物资物料、共享订单、货运物流、流动资金、科技服务、劳动用工6个供应链队,围绕龙头链主,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将资源配置放在链主身边、把市场主体育在链主周围,形成以链主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链队降低综合成本达8%经营链网强共同缔造。通过链主茶产业供应链改革,形成链主链队链网有机体,为茶企业发展找到了新路径。企业成本控制、经营效益、防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等得到有效保障。以大企业带动小个体、大车间带动小作坊、大基地带动小单元为和美乡村共同缔造展示了新前景。截至目前,茶叶销售产值达40亿元。